第八十六章:赵北斗!_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海棠搜书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八十六章:赵北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六章:赵北斗!

  晴雯爱捣蛋,夜间只穿一件睡衣。

  便偷偷摸摸地出去察看查夜的人走了没。

  等走了。

  她就拍手称快,叫来林红玉打牌、喝酒。

  好不欢乐。

  贾琮在里屋唤道:“晴雯你进来。”

  “又做什么?”

  晴雯撅起小嘴,丢下骨牌。

  水蛇腰一扭,掀帘子进里间。

  来到床边把帐幔挂起,瞪着杏眼。

  “怕你冻着了,进来暖暖,我明儿要去西山游学。

  又有一段日子不在家,回来怕要参加乡试了。”

  贾琮眨眨眼,面不改色地找借口说道。

  原著里晴雯不是跟宝玉躺过来着

  她貌似也不忌讳,当然也只是躺躺又不做什么。

  某位伟人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今日不培养感情,来日岂不仓促

  “也好、也好,正好让小红端茶倒水,伺候咱们。”

  晴雯听后咯咯一笑,脱了睡鞋仍旧穿着袜子,掀开被子躺在外边。

  贾琮的右边身子,恰恰与晴雯左边接触。

  软玉温香!

  鼻子能清晰闻到她身上沐浴用的豆制品香味和头发的皂角味。

  “我每月不是发你一两月钱吗

  你不会又给了你那姑舅表哥、表嫂?”

  贾琮左手枕着头侧过身,眼神扫在晴雯精致下巴、青筋凸显的秀项上。

  “不然能买什么?托买办出去买东西。

  他们经手克扣一层,划不着。”

  晴雯一面念叨,上下嘴唇抿着,一面很大胆地直视过来。

  套镯子的左手捏住靠枕。

  披肩头发蓖成一撮拴住,痒痒地撩在贾琮脸上。

  贾府的丫鬟都不是没主的。

  在府里受主子支配。

  府外又受亲戚长辈、干娘之类的支配。

  长兄如父。

  晴雯如果出府。

  第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多浑虫、多姑娘家里。

  除此之外家都没有亲人了,与贾琮前世的漂泊何其相似。

  因此,他挺能理解这些丫头的感受。

  “这样,等乡试过后,我去找你表哥表嫂,若是能说开了就好了。”

  贾琮朝晴雯挨近了几分,低声说着。

  右手食指穿过晴雯头发,绕啊绕地,绕了几圈。

  这般模样。

  同床共枕,反倒很像小夫妻似得。

  晴雯抿着的嘴唇嘟起来,琮三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要把将来收她做侍妾的事情订下,并且说开

  可自己真没想过啊!

  不过......他能这样周到。

  她内心倒不抗拒,反而有股暖意。

  外间的林红玉小有些失望,只在隔断床上躺下。

  她年岁比晴雯大一些,更通人情世故。

  默默轻叹一声。

  琮三爷这关恐是不行了。

  她脑中浮现出,温和练达的贾芸来。

  梦中也是他的影子。

  秋桐睡在东厢房,四人各怀心事地入梦。

  熄灯,小院安安静静的。

  梦里,晴雯呢喃地喊道:“娘、娘

  ”想想晴雯临死之前,嘴中念叨的不是宝玉。

  而是“娘亲”。

  贾宝玉却自作多情地自以为是。”

  晴雯死的时候显然并不甘心,那意思是。

  与其凭白担了勾引贾宝玉的狐狸精的名声。

  不如当初和宝玉来真的!

  刚烈如此。

  可怜、可悲。

  贾琮默叹一声,右手穿过她软糯地腰间。

  一夜搂着晴雯睡着了,次日醒来。

  晴雯迷迷糊糊地抓住贾琮放在她腰间温热的手。

  怔愣了片刻,旋即杏眼圆睁,怪笑道:“你手往哪摸呢?不正经。”

  京城的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

  这些余脉统称西山。

  实则乃一片广阔的山地。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太行山纵跨南北。

  余脉西山处于京城西郊。

  多为阔叶林、灌木丛,海拔千米以上则有草甸。

  前世的历史中燕京是辽、金、元、明的都城。

  金国完颜家族曾于西山建立八大水院。

  而后王公贵族、权臣名流。

  渐渐看重这一块风水宝地,西山又挨近京城。

  亭台楼阁便与日俱增起来。

  今世毕竟时空、历史改变了。

  大楚朝的西山,不是历史上哪一个时期的西山。

  其中的“潢海铁网山”便在群山之中。

  质而言之,秦汉之黄河与元明之黄河。

  是一个样子吗?

  不一样的,河道轨迹都大变样了。

  交处暑之日前后,天气闷热。

  林荫于初秋尚未见黄。

  平缓山地有麦浪、高粱、粟、番薯。

  贾琮匹马在前,眺望山势,心中一片舒朗。

  一扫宅府之闷情、科场之抑郁。

  两脚踩蹬、左手握缰、右手执鞭地返回秦业马车外。

  朗声道:“先生勘测的吉壤地点是在哪座山?”

  秦业闻声掀开帘,方正脸上一片迷茫。

  随后取出匣子打开,架上一副眼镜。

  大楚在山东博山已经有产玻璃、东南沿海有眼镜作坊。

  只不过没有全国普及,仅流于上层社会。

  他年老昏花。

  古代读书人和现代读书人差不多。

  但凡苦读几十年而后公文繁忙的,无不近视。

  秦业是近视、远视兼备,不大看得清。

  他手指前面山下市镇密布的那一座山。

  “就那,潢海铁网山,左右临近有皇庄。

  山上有百年樯木,此山坡度、风水经工部堪舆。

  是上上之选,当年圣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太上皇。

  三朝圈此地为皇庄,自有妙处

  于皇庄左右建造佛寺,避免扰民。

  料来圣上亦会同意的。”

  古代的风水、堪舆家并非仅仅故弄玄虚、迷信骗人。

  这些人是真有两下子的。

  如贾琮在固安所见的陈静雯牌坊,下面就有矿石。

  只是。

  堪舆家的技艺渐渐失传。

  据现代科技考证,很多风水堪舆家选择的地方。

  排除迷信的龙脉,地下的矿物质真是不同寻常的。

  这和古代炼丹家一样。

  炼丹的道士除了炼制毒药,还精通中医。

  当然,他们最精通的是房中助兴药物。

  “潢海铁网山呐.....”

  贾琮低头寻思:“学生不想耽搁先生公务,陈学台给学生的拜帖写明。

  星拱先生(赵北斗)的讲学之地在西山的一座妙真山。

  应该能找到的,学生还约了几个族兄、友人明日打猎。

  待得先生忙完公务,咱们再汇合回去。”

  秦业眉头一皱:“你经史子集未熟,打什么猎?”

  “先生,骑射是四书五经六艺之一。”

  贾琮淡淡一句话就把秦业噎住。

  秦业瞪了半响,叹气挥手道:“罢了,不便深管你。

  打猎记得小心,不要侵犯皇庄。

  赵北斗是由内阁大学士下野,学问。

  城府都是不浅的,你要小心应对。

  秦海,你跟着小爷去。”

  秦业如今已俨然把贾琮当作儿子对待。

  说来也奇怪,这种师生之情。

  使得贾琮比西府的父母更重视珍惜。

  秦业早年抱养一子一女,养子夭折。

  对他是个打击,因此后来的亲子秦钟。

  未免宠溺。

  若是秦钟出事,秦业真能气死。

  因而这次外出,秦钟不来。

  “头悬梁,锥刺股”,在家苦读了。

  贾琮瞧着秦海身材较为粗壮。

  作为秦府的唯一管家兼守门人,护卫还是过得去的。

  但比起曹达华,还是逊色。

  贾府现有奴仆还会武艺的,估计只有焦大一人。

  焦大曾经与宁国公贾演出兵打战。

  当马前卒,救过贾演一命。

  不过,焦大已经年老,行将就木。

  谩骂主子,一般人指使不动他。

  贾琮也不想打他主意。

  苍翠绵延的西山。

  众峰林立,飞禽走兽、山涧清溪、青苔瀑布。

  京城的朱门酒肉臭之外。

  尚有这一处世外桃源,山下盆地烟火人家。

  渐行渐远则亭台楼阁点缀,俨然仙家宝地。

  妙真山登顶亭阁。

  贾琮几人挥汗如雨地上来,便见两位秀才吟诗作对。

  转身见他。

  王浩立刻调笑道:“兰陵笑笑生来了。”

  另一个却是张冇才,身量与贾琮等高。

  张冇才得意道:“我早就料定,贾景之必来西山拜访星拱先生。

  鹏举,还是让我说中了吧?”

  王浩,字鹏举。

  张冇才,字青松。

  “原来是鹏举、青松二位同台。

  周兼达怎不见,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贾琮和煦攀谈。

  县学、府学、国子监并没有从属关系。

  贾琮是学政允许游学,可以说是裙带关系。

  王浩、张冇才、周六合都是宛平县学的生员。

  其实想不受县学束缚还有一种方法。

  那就是贿赂教谕、训导。

  教谕、训导俸禄低。

  他们是乐意收钱的并在考勤上照样记录。

  蒙骗学政,官场的潜规则,无处不在。

  “兼达也来了,先生久闻‘兰陵笑笑生’的大名了。

  怎么样,你这位大楚第一神童贾兰陵,有没有结盟的打算

  你自己不结盟,赵星拱就要把你拉进燕社了。”

  王浩当先引路,几人边走边谈。

  王浩、周六合是宛平人,张冇才是涿州人。

  古人交谈在名、字、号上有讲究,同辈一般称字。

  长辈称呼晚辈姓名。

  号则是人人可称,也可以随便取。

  贾琮著写《儒林外史》署名“兰陵笑笑生”。

  从此他的号就是“贾兰陵”了。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

  有些前辈不计较,称呼他字也不是不可以。

  赵北斗,字星拱。

  古人也有拿号扬名的,比如湖州贾雨村。

  贾雨村姓贾名化,与贾代化只差一字。

  表字时飞,号雨村。

  认识他的人都称呼“雨村”。

  反而不知他本名了。

  结社的风气在明末日趋严重。

  如东林、复社之类。

  甚至影响朝政,党争误国。

  贾琮对此思量已久:“我不是没考虑过,只是算上青松、兼达也才四人。

  而且我只打算结盟成为时文、学术集团。

  这时可不敢妄论朝政。”

  “合该如此,今年乡试,明年公车会试。

  以你的名望,登高一呼!

  宛平、大兴、涿州、固安等几县。

  响应的举人、秀才必然不在少数。

  国家养士百年,立言、立功、立德。

  万万不可错过这建功立业的机遇!”

  王浩折扇一收,眼神狂热:“景之只要一号召,王某必第一个响应加入。

  此外,景之兄得罪了考功司罗郎中。

  此事焉能善罢甘休,迟早是棵火药线!”

  张冇才哈哈一笑:“大丈夫立世,但求一快哉。

  若要结盟,也算我一个。

  不如咱们就在这里来一个桃园三结义岂不快哉?”

  贾琮盯了王浩半晌,忽然一笑:“会有那么一天的。”

  几人说着,便到了山头。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茅屋。

  此处平地背靠大山,远处有学院讲堂。

  山道不时有挑夫、打杂的行走其间。

  但见茅屋呈南北向斜立。

  周六合捧壶,有一老翁手执花剪,童颜褐发。

  身着粗布麻衣、木屐,头发插古木。

  清雅矍烁,正在修剪梅花。

  听到这边的声音,这位老人看过来。

  一眼盯着当中的贾琮,仿佛要把他看穿。

  贾琮也看着这位老人。

  此人正是赵北斗,直隶省顺天府大兴人。

  乙卯科会试前十、殿试二甲进士。

  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讲官。

  国子监司业、礼部祭祀司主事。

  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吏部侍郎、内阁大学士。

  赵北斗还历任几届全国会试主考官。

  门生遍布天下。

  前些年义忠亲王被圈禁,作为内阁辅臣。

  赵北斗等人首当其冲的陷入了国本之争”、“立太子风波”。

  因他支持豫亲王,被秦王党派寻到“密揭”把柄。

  即是与皇上亲密交谈、不由六科抄发的个人折子。

  秦王派系的怒火、矛头攻向赵北斗。

  赵北斗从此引咎辞职、正式下野。

  奈何他名望太大、门生太多,且在内阁贡献不小。

  清名依旧,被推为“幽燕第一人”。

  在时文学术上造诣高深,与江左三大家、徽州桐城派。

  娄山派、泰州派、浙东派,分庭抗礼。

  这在北方,是不多见的人物燕社首领。

  西山书院讲师慕名而来的读书人曾经浩浩荡荡、轰动西山。

  传说级别的大佬人物!

  妙真山上,贾琮行礼、递交了陈东生引荐的拜帖。

  赵北斗席地而坐。

  花间一壶酒、红泥小火炉。

  梅树成群。

  王浩、张冇才、周六合几人盘膝围着。

  这位“幽燕第一子”赵星拱。

  “陈东生清雅直人,你由他推荐而来,想必他的眼光不会错的。”

  赵北斗毫不拘束,性格异常爽直:“《儒林外史》,兰陵笑笑生的大名。

  老朽亦是久闻,翰林院修史,除表、传。

  尚有一则‘文苑’,专记名臣文人。

  你能写出儒林外史,顶着我大楚第一神童的名头。

  不去修史,太可惜了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ins00.com。海棠搜书手机版:https://m.ins0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